顺丰王卫企业管理反思:2014年近一半创新不成功

4.做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服务型企业

顺丰就是要从单纯的快递物流企业过渡到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服务型企业。未来我们顺丰要扮演什么角色呢?是饭店,饭店的物流供应商、饭店的信息系统,还是一个简单的咨客?都是!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有人说我们这些传统的物流快递企业要想跟上时代的节奏,必须招聘一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当然,这个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认为不是简单地引进一些互联网人才就能解决目前顺丰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所有顺丰人都要有互联网思维。

所谓的“互联网细维”具体到快递领域,我个人的看法是:公司应该反应更快,组织更加扁平化,而且能够根据客户需求不断迭代,随时随地改进服务。这个对于我们传统企业来说,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冲击和挑战主要在于:以往我们提供的都是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要想得反应很快,围绕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提供更多的定制化服务,就必须改变我们原有的管理和操作模式。

举个例子,就拿广东最出名的早茶来说——

你说它是标准化还是个性化?好像都说得通。你去酒楼,打开点心纸,上面有过百款的点心小吃供你选择,你喜欢哪几款,自己打钩下单,三五分钟后点心就会被端上桌,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过程;但是对于后厨的点心制作部门来讲,它又是一个相当标准化的过程,做虾饺的就做虾饺,包烧麦的就包烧麦,什么皮包什么馅,包完蒸多少分钟,缺多少了开始补货,有一套科学标准的流程。而现在的互联网的概念就是:客户在走进餐厅之前,他提前通过手机点的餐已经到了后厨,客户一来就马上蒸熟端出来给他,这是一个无缝连接的过程,整个供应链程序高度扁平化,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且从价格、服务、个性化需求对接方面提升客户感知。

以上描述的算是互联网思维的一部分。你千万不能只看自己所处的一个环节,而要看整个产业链的全过程;千万不要只看某一个产品,而应该看上下游与之相关的多个产品;千万不要只盯住你所服务的企业,更要观察消费者个人。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让客户去选择。顺丰就是要从单纯的快递物流企业过渡到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服务型企业。

未来我们顺丰要扮演什么角色呢?是饭店,饭店的物流供应商、饭店的信息系统,还是一个简单的咨客?都是!关键要把握好其中的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里面你去对应某个具体产品所能满足的需求,同时在动态当中调节标准产品的数量及变化。

拿广式酒楼比较另类的一款点心榴莲酥来说,因为其刺激性的气味可能喜欢的人不多,而传统的销售模式,面对的客户群可能也就是一个小区,销售量非常有限。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结合物流快递以及互联网销售模式,把这个餐厅这个厨房的辐射范围延伸到全市,原来面向一个小区可能只有十几个喜欢榴莲酥,而面向全市这后可能就是几千个人喜欢,销量自然也就好起来了。

今时今日,互联网思维就像是阳光雨露一样,是大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绝大多数人每天都在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各种服务和便利,那么客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服务,你是一个服务提供者,同时也是一个消费者,你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知道自己需要去做什么了。

5.兼顾员工和公司利益做实新业务

既要照顾到员工的利益又要考虑到公司的发展,绝不会只顾公司不管员工。只要我王卫在顺丰一天,都是会持这种信念去推动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以及日常管理。

未来市场、政策、经济环境会有什么变化,没有人知道,顺丰在面对这些变化时会积极去尝试很多新的模式,同时内部也会不断进行调整。不过不管怎么变,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公司对待所有员工的“心”,依然很正、很真、很纯。

我们做任何事情,包括内部改组,都会优先考虑到我们的员工。当然,这个“员工”是有条件的,前提就是你也是真心为公司付出,同时能顺应公司发展积极去迎接变化。这样的员工不用担心自己在公司的变革调整中会被边缘化,相反会获得更多机会。至于那些心术不正、不愿意付出、惯于浑水摸鱼的人,我们是坚决打击的。

在变化过程中,我们设计任何东西都是双向考虑的,既要照顾到员工的利益又要考虑到公司的发展,绝不会只顾公司不管员工。只要我王卫在顺丰一天,都是会持这种信息去推动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以及日常管理。

具体到2015年,则是继续优化2014年变革的内容。战略规划层面的东西不可能一年一变,目前我们执行的这个规划肯定要保持三到五年,要进一步培育很多能力,包括供应链能力、普运能力、冷运能力、B2C市场的服务能力……在我看来,2014年是开局,开局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有问题很正常,关键是要想办法及时去解决它。接下来我们会对很多BU进行优化、做实,包括把一些BU的亏损减少,把一些新产业的服务质量做好、规模做大、优势突出等等。